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第三方检测服务

环境检测:鉴定优良品质

当前位置:首页>>资讯中心>>行业动态

拉闸限电背后到底怎么了?东北部分商铺点蜡烛

文章出处:本站 人气:发表时间:2021-09-27 01:22:17

9月23日以来,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,通知称,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,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。全国多地拉闸限电,背后到底怎么了?

  东北限电刷屏!拉闸限电背后到底怎么了?

  9月26日,“东北限电”的话题在社交平台热议。

“停电停水将是常态”东北限电冲上热搜,咋回事?

  有网友表示,停电已持续了3天,并且时间越来越早,手机也没有信号。也有网友提到,因为停电导致城市主干道的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,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。

  近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,对部分区域采取了居民限电措施。此外江苏、湖南、浙江、广东、云南等10余省份“能耗双控”下相继出现了一些限电现象。随着冬季临近,入冬之前本轮限电会结束吗?

新闻8点见│全国多地拉闸限电,背后到底怎么了?

 

  据悉,今年以来,受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且持续高位运行影响,国内电力面临供需紧张局面。不过,在南方一些省份,限电目前仅发生在部分工厂,东北为何要限制居民用电?

  国家电网客服回应东北居民遭遇限电

  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表示,这次确实限制了居民用电,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有序用电,为了不扩大停电范围,造成大面积停电,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。她表示,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,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。

  入冬前,限电会结束吗?

  东北某地电网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,他们也要等通知,目前没法确定具体日期。但她个人推测,应该不会太久,“毕竟东北冬天比较冷,还有地方是电采暖。”

  国家电网客服也无法给出期限,但表示根据供电公司的答复,在能满足正常用电需求的情况下,会立即组织人员恢复供电,确保居民生活、农业生产还有重点客户用电,“如果能符合条件,居民用电肯定是会第一时间恢复的。”

 吉林一水务公司:停电停水将是常态

  9月26日,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按照国家电网要求,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,不定期、不定时、无计划、无通知停电限电,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,停电、停水变为常态,因此会导致九站泵站断电而无法正常供水,近期会经常出现因停电导致的停水现象,望用水单位及居民及时做好储水准备,随手关闭水龙头,不便之处,敬请谅解。

“停电停水将是常态”东北限电冲上热搜,咋回事?

  东北部分商铺点蜡烛营业

  近日,“东北限电”的话题引起热议。有网友表示,停电已持续了3天,手机也没有信号。因为停电导致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。

辽宁、吉林发声:最大可能避免拉闸限电

  26日,针对东北多地限电一事,辽宁、吉林均表示,要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。辽宁要求,电网公司要延长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,扩大告知范围,便于用户提前安排用电计划。吉林要求,电网公司要科学精准调度,确需停电限电,要提前告知居民做好准备,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长时间集中停电事件。

  央媒也发声:“生产旺季搞拉闸限电咋回事”,到底发生了什么?

“停电停水将是常态”东北限电冲上热搜,咋回事?

  人民快评:多地拉闸限电 不能让老百姓生活受限

  煤价高位运行、电煤紧缺,东北地区出现用电供需紧张局面!据报道,近期,多地出现限电现象,引发争议。

  限电问题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有关,特别是煤炭价格的疯长对我国的发电企业有着致命的影响。此外,一些省份并未完成“能耗双控”要求,压力之下,便急踩刹车,选择限电。实际上,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,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,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,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。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,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,但目前时间未知。

  确保能耗双控目标能及时完成,这很正常,但须注意两点。其一,弯不能拐得太猛,车不能刹得太急。事关经济社会发展,应该踩准点、把握好节奏,否则必然让人措手不及,特别是一些企业被迫紧急停工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其二,不能任意停止居民用电,影响民众基本生活。目前有的地方连居民用电也要断,一断就是很久,让人啧有烦言,乃至怒气冲冲。按规定,电力供应再紧张,也要优先保障居民用电,把居民用电放在首位。有关地方应落实中央规定,切勿激发矛盾、转嫁责任。

  供暖季快到了,如果居民用电没保障,会出事的。

  此外,多地因限电引发舆情,也提醒有关部门要善于互动,提前与民众沟通,主动做好疏通工作。如果只是下发冷冰冰的通知,势必寒了人心。如果不打招呼就粗暴断电,更会制造民怨。

  限电关乎降低能耗,也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,如何平衡两者关系,取得共赢,需要职能部门妥善把握。找到精准切口,早部署早安排,别事到临头再眉毛胡子一把抓,考验各地的治理能力。

多地限电背后:能源缺口双控调节是主因,将倒逼能源结构改革

  据华夏时报报道,当前随着多地能耗双控政策的升级,已经有16个省份出台了力度不等的限电措施——力度较小四川,要求“暂停非必要性生产、照明、办公负荷”;力度较大宁夏,则要求“高耗能企业停限产一个月”。江苏、广东、浙江等化工大省更是重拳出击,对数千家企业采取了“开二停五”“限产90%”等措施。

  事实上,限电不仅是能源紧缺问题,也受到国家双控政策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。距离我国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还有8年时间,但是我国的能耗控制仍有待进步。数据显示,2020年国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仅下降了0.1%,能源消费总量上涨了2.2%。

  今年上半年,发改委印发《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》,其中,青海、宁夏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云南、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等12个地区在能耗降低和能源消费总量方面均呈现严峻态势,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省份上半年“双控”目标未能完成。“能耗出现不降反升的局面,主要原因就是重点用能企业无序用能、违规用能。”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戚玉松表示。

  随着年终大考的逼近,被“点名”的地区要想扭转局面,必须采取一定措施,力求尽快改善能耗问题。对此,“限电政策和我国用电需求直接相关,也说明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。”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此表示。

  与往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错峰用电政策不同,此次限电,“能耗双控”成为各地在采取限电措施中被反复提及的因素。

  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经济恢复态势良好,但各地能耗增速快、增量大,尤其是八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达到20%以上,能耗过快增长和用能结构变化,给全省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能耗双控形势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。部分地方政府为遏制高耗能行业能耗过快增长,根据能耗双控进度,组织开展高耗能企业用能预算管理、有序用电和错峰生产等措施,这是对原有忽视节能减排工作的纠偏措施。”浙江省能源局负责人表示。

  时间紧任务重,面对能耗双控目标考核,多地下发能耗双控的政策文件,要“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导向相结合,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”,对高污染、高能耗企业实行限制。9月16日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》也提出,要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,严格能耗双控考核,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加强激励,对目标完成不力的地区严肃问责,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。

 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,“能耗双控”的目标是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,倒逼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调整升级。当前,“能耗双控”将成为驱动中国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。因此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建议,要利好新能源电力板块,尤其是作为能源补充的光伏+储能一体化模式,利用峰谷电力,进行电力调配,同时,工业企业会利用光伏来实现部分能耗的自给。而另一方面,高能耗企业面临转型压力,需要通过能源管理和能源来源结构优化来降低能耗。

同类文章排行

最新资讯文章

返回顶部